U=U中文宣传片详解+网络传播指南|请多协助宣传
Editor's Note
请多支持钱小壕的阳性公益,协助转发此文❤️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末代诗人的第九个梦 Author 钱小壕
上文《不只科学事实,更是一场运动|庆祝U=U在中国正式落地生根》中提到,U=U作为一种倡导运动,能被正确地传播是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所以这里特撰写本文,旨在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阐述、漫谈这部官方宣传片的内容与意义,期待“U=U不具传染力”的知识在落地生根之后,更能遍地开花——在我国可以被更多普罗大众所知晓。
另外,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将奉上该宣传片的网络传播清单,汇总了我收集的大部分社交网络平台观看链接/观看入口,包括知乎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Blued、翻咔、秒拍、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微信视频号、喜马拉雅、网易云音乐、哔哩哔哩……屏幕前的你可以根据需求喜好在网络上自由分享与收藏~👌
相比于往年的12.1世界艾滋病日,HIV感染者在媒体与社交网络上被错误表述、恐艾信息所衍生的歧视、偏见和污名化过度地消遣、消费,希望在2020年的今天,我们可以借由U=U科学知识的力量,过一个“祥和的”世界艾滋病日!🎗
*提示:图中说的“千余名HIV感染者及其伴侣的跟踪研究”的内容,在后面的“U=U的发展历史”模块中会详述;
第二行字幕中说的“抗病毒治疗”指的就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(ART)。1996年由美国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推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(HAART,俗称“鸡尾酒疗法”)至今仍然是最有效的抑制HIV病毒在人体复制和传播的方法,基于我国推行的四免一关怀政策,抗病毒治疗为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。
知识点2: 第四行字幕中的“生育健康的宝宝”对女性感染者来说是指HIV母婴阻断术,对男性感染者而言即是U=U了!因为对男性而言生育就等于性行为,“U=U不具传染力”对标的就是指性行为不传染。也因此,男性感染者在达成U=U的条件时将无需再使用额外的洗精术来做生育下一代的HIV阻断(人工受精除外),而女性感染者依然需要使用HIV母婴阻断术。
其中第三项“足量”是指血液病载达到一定数量,也就是至少是能测得出的状态(按照国际标准小于200拷贝即为测不出)。
为什么一定要高于检测值才可以传播?这里李辉时空有一篇答案可以参考《为什么少量的HIV/艾滋病病毒不会传播艾滋病?》
年轻人就是聪明~不看题板也能通过已知的信息推导出来
所以,这里在U=U中达成“第一个U”的全部条件为:
如果我们更完整地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“U=U 测不到等于不传染”,这句话就是:
在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后,血液病载持续检测不出的HIV感染者,通过性行为把HIV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为零!
以下是可供参考的“血液病载持续测不出”的检测报告样式:
这一幕告诉我们,在当今这个历史节点上,对于HIV病毒和艾滋病我们大可不必再产生多余的恐慌情绪了……
这种由于长期的恐吓式宣教,以及媒体污名化报导而导致的恐慌情绪,严重者会发展成恐艾症、以及感染者自身的“内化恐艾”(比如曾经的我,不敢和他人拥抱、甚至肢体接触,主要是怕对方知道了会过度恐慌)
这演技爆浆的一幕
而这时候,当人们了解上述关于艾滋的常识,并且现在也明白了U=U原理后,就会知道:
哦,原来不但像一起吃饭、睡觉、衣服共洗这样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,连性行为这被视为极度亲密的接触,在达成U=U之后都是可以毫无风险,那么我们对于艾滋感染者群体的恐惧和歧视也实在是毫无道理的啦!
U=U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的《美国早期抗逆转录病毒疗指南》,当时已通过初步研究发现早期治疗可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;
然后在1998年的针对孕妇的TasP(治疗即预防)研究中发现,有效的抗病毒联合疗法可将母婴传播率降低接近至零;
而后2000年非洲乌干达做的Rakai队列研究发现,当病毒载量低于400拷贝/mL时,没有发生阳性将病毒传染给阴性伴侣;
之后,从2000年到2008年全球开展许多小型研究,依然可以得出“没有发生传播”的结论,这些研究推动了2008年的瑞士声明(Pietro Vernazza等),一份由瑞士的刑事定罪所驱使的文献综述和专家意见:在得到有效ART抗病毒治疗后的阳性者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HIV,其传播风险与接吻相似(<0.001%)。
瑞士声明的产生也推动了之后的PARTNER研究——从2009年开始,旨在为瑞士声明获取更多实际数据。
关于艾滋感染者遇到的“源于社会和内心的歧视”,大家若有兴趣了解,可以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查看《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录片汇总》《HIV感染者的诉求》《HIV感染者的冰山图》三篇文章。
就业歧视、医疗拒诊和拒学依然是艾滋感染者普遍遭遇的实际问题,虽然法律法规是在保障感染者的这些权益不受损,但往往会出于息事宁人而放弃这些权益。因而,艾滋感染者的健康权与发展权受到阻碍,失去平等机会。
而在我看来,最严重的问题是人际关系失去支持,尤其是在为了安全顾虑和尊重所以必定会“出艾”的亲密关系中。我工作中常听到这样有代表性的故事:由于感染者告诉伴侣自己的阳性身份,对方出于恐艾而无法接受或者表现出拒斥,分手后自己会陷入抑郁状态。(我想这也是今年我毅然决然参与协办《性伴告诉方案征集大赛》的原因)
以上就是关于“U=U:不止步于治疗,更能预防传播”的全部解答。
之所能达成预防传播的效果,是因为U=U从根本上疏导并消除公众对艾滋的歧视和恐惧,让我们都一起携手防疫抗艾,共担健康责任!能够直面艾滋议题、不去回避事实。
当所有人都了解知识并做到不歧视、不恐艾之后,我们就可以顺利地通过检测来找出潜在的感染(早期诊断/第一个90),在确诊后都可以直面艾滋、积极接受治疗(坚持规范治疗/第二个90),在治疗后都能够通过定期监测来保障疗效(第三个90/定期监测病毒)。而且,我们不会再介意让工作场合、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知道自己的阳性身份,当我们“治疗成功”达U=U状态,于个体而言艾滋的传播已成为终结……
网络传播清单
3.快手:
4.小红书
(在APP中才能打开视频版)
在转发、分享这个公益宣传片时,我不主张一定要带有特定话术,完全可以自由发挥。但若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的话,可以附上一句:
欢迎分享U=U“测不到艾滋病毒即不传染”知识,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消息!(也可带上这句今年世艾日标语)携手防疫抗艾,共担健康责任
在本文发出之际,我会单独推给我的3000+个微信好友。
我希望可以做表率,如果每个人在了解U=U知识之后,都可以用实际行动至少影响另一个人,让这个社会形成真正的“群体免疫”,那么从90-90-90到“终结艾滋流行”,我想都会是指日可待的目标了!